
植物是依葉綠素吸收太陽光能,并利用光能進行物質生產,把二氧化碳和水加工成糖和淀粉,放出氧氣供植物生長發育,這就是光合作用,亦是植物與光最本質的聯系。光的強度、光質以及日照時間的長短都是影響著植物的生長和發育。那么園林綠化對光照的選擇有什么原則呢?大業園林綠化養護專家來介紹:
	
首先要根據樹種對太陽光照的需求強度,合理安排生產栽培用地及綠化使用場所。如生長在我國南部低緯、多雨地區的熱帶、亞熱帶樹種,對光照強度的要求就低于原產北部高緯度地區的落葉樹種。
	
	
	
原生于森林邊緣或空曠地帶的樹種,絕大多數為喜光性樹種,如落葉樹種中的桃、梅、李、杏、楊樹、刺槐、懸鈴木、落葉松、金錢松、池杉等;具針狀葉的喜光常綠樹種,有馬尾松、雪松、五針松、花柏、側柏、龍柏等。常綠闊葉樹種中的海棗、白玉蘭、銀杏、榆樹、櫸樹、欒樹、無患子、槭樹、喜樹、桂花、丁香等也屬喜光性樹種。
	
常綠闊葉樹種中的南天竺、黃楊、山茶、珊瑚樹、八角金盤、十大功勞、海桐、杜鵑、肉桂、樟竹、蒲葵、棕櫚等,及多數具扁平、鱗狀葉的針葉樹種,如香榧、云杉、紅豆杉、羅漢松、羅漢柏等,大多為耐陰樹種,其枝葉一般較茂密,生長速度較慢。
	
灌木狀的耐陰樹種在生產栽培中可與喬木類喜光樹種配植套種,以增加土地利用面積,提高經濟效益。在園林綠化應用中,可作為下木配置,且特別適宜于高架橋下、高層建筑背后等光照條件缺乏的蔭蔽處栽植,以發揮出獨特的生理優勢,豐富園林綠化的層次空間,提高環境生態效益。
	
大家看完上述內容后,知道園林綠化對光照的選擇是怎樣的原則了吧!植物對光強的要求,通常通過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來表示。光補償點又叫收支平衡點,就是光合作用所產生的碳水化合物與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碳水化合物達到動態平衡時的光照強度。更多園林綠化的知識盡在大業園林綠化官網,歡迎繼續關注。
掃一掃,關注我們
